![佛州汉唐跟诊日志:第二版(问止中医系列)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92/50489392/b_50489392.jpg)
会员
佛州汉唐跟诊日志:第二版(问止中医系列)
更新时间:2024-06-12 18:56:05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佛州汉唐跟诊日志——师从倪海厦先生见闻录》一书自出版以来大获好评,书中详细记述了作者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梅里特岛汉唐中医学院跟诊倪海厦先生的过程。作者能从一名资深计算机工程师跨行成为知名中医师,全拜此次跟诊所赐。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似乎个人努力较为重要,但师父领路却是先决条件,多少蹉跎岁月而难有所成者,皆因无明师指点。中医难,难在入门,故而此种第一手学习资料对有志学习中医者有极大借鉴价值。为此,我们计划出版第二版,主要在一版基础上补充一些医案医技,把作者跟师过程中一些核心医疗技术进一步细化,进一步服务读者,回馈社会。
上架时间:2022-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林大栋
- 会员本书作者在长期临床,具备治疗大量疑难杂症的经验后,对于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思想有深刻领会,再结合师门传承和理论学习,对艾灸运用有独到心得,尤其推崇宋朝窦材《扁鹊心书》,欲凭此治病救人、授众以渔,故将艾灸网课点滴体会集结,同时以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著名艾灸著作《扁鹊心书》,从而汇成此书。书中对窦材的核心学术观点和医技予以辩证分析,令人从独特视角审视中医内核。由于窦材医术高超,却喜贬低中医9.3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内外伤辨惑论》为李杲代表作之一,也是唯一一部其自序并生前定稿的著作,充分体现了其顾护脾胃、重在温补脾胃阳气的学术思想。全书共3卷26论,包括了辨证、方论、治法等内容。在李氏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思想指导下,作者对《内外伤辨惑论》进行了注释、翻译,并列举医案。作者的临证经验以及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思想也陈述其间,是一部值得广大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的著作。医学9.3万字
- 会员本书以《四圣心源》为研究背景,将阴阳和五行带入自然现象和普通生活中,使得五行、阴阳理论不再玄乎难懂。用缜密、简洁、有趣的逻辑介绍了中医的整体理论——圆运动理论,可令读者迅速融入到中医的氛围里。紧接着,作者也对二十四脉和一些常见的中药进行了解读,让我们看到了更为完整和丰富的中医。最后讲述了用中医理论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能引领读者从理论顺利地走向临床。本书简述了作者首创的阴阳蜡烛理论,极具趣味的脉诊医学16.8万字
- 会员本书应用反射学的观点,把经络归结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反射系统,提出针灸疗法是一种反射疗法,使传统的针灸疗法与经络学说面目一新,并为它们与现代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本书集古今中外研究者包括作者37年来在国内外从事针灸临床、科研的丰硕成果与经验,阐释经络的实质与探讨针灸疗法的主要技术理论,尤其注重从临床实际出发,分析针灸治疗常见顽固病症时的难点与提高疗效的途径,故它不仅是针灸临床、科研、教学人员的高级医学63.4万字
- 会员本讲稿从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取和细化重要知识点;对重要知识点深入阐述,力求讲明讲透。此外,对重要知识点的讲解注重其科学性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和提高理论运用能力为导向,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为了明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本讲稿主要是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气医学16.6万字
- 会员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医家小传及学术思想,总结了仇湘中的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第二部分,用药心悟,总结仇湘中临床常用药物、方剂及药对;第三部分,临床效方,总结了仇湘中临床治病有效方剂;第四至六部分,收集整理了仇湘中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骨折等方面的病例病案,对每个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论治用药,临证体会及典型病案和遣方用药,并将诊疗理论思想以按语的形式附录每个病医学30.1万字
- 会员本书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伤寒论》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金匮要略》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本书市场潜力很强医学42.1万字
- 会员《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作者杨承岐是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基层医生,曾任职乡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作者十二岁学医,十六岁悬壶乡里。虽然因小儿麻痹症夺去了左腿的健康,但为了诊治患者,靠一根拐杖,一架破旧自行车的帮助,走遍了方圆百余里大小村庄的千家万户。作者将其三十多年临证得失倾囊写出,毫无保留。所有的观点和方法都源于临床又验之临床,是他后半生攻病克难的“百宝囊本书既有理论探讨,又有临床研究:既有成功的经验,医学10.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病率、病死率明显增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当时江苏属于高发区。江苏省卫生厅及防疫部门领导高度重视,为加强中医药在防治出血热中的作用,1982年抽调周仲瑛教授参加出血热防治工作。周仲瑛教授带领团队共同战斗在出血热防治工作第一线,倡议将出血热中医病名确定为“疫斑热”,通过临床实践提出新理论、新治疗方药,如病理中心在气营,重点为营血,并提出中医1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