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是哪八戒在线阅读
会员

猪八戒是哪八戒

卞恒沁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中国文化12.4万字

更新时间:2023-11-24 14:37:19 最新章节:56 为什么《西游记》能成为中国文学最大的IP?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猪八戒的“八戒”是什么意思?《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在还叫猪刚鬣的时候,在观音菩萨那里受戒,断了五荤三厌。“五荤”与佛教戒律有关,指五样有刺激性气味的菜,包括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吃了会让人气息变浑浊。佛教制定戒律的目的大多是让人神志清明,不要耽误修行,所以才不让吃。“三厌”则与道教规矩有关,指的是大雁、狗和乌鱼的肉,据说这三种动物都通晓人类的规矩,吃了它们,天地神明都会不高兴,所以吃不得。唐僧师徒对应的五行分别是什么?《西游记》原著里有很多细节暗合五行,其实唐僧师徒也与五行有对应。以孙悟空为例,孙悟空五行属金,《西游记》里多次用“金公”来描述悟空,“金”“公”合在一起就是“鈆”,是“铅”的古字。炼丹讲“真铅生庚”,庚(五行属金)是十天干之一,对应的地支是申(五行属金),申对应的生肖就是猴。而且五行说土生金,孙悟空就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金还代表刑杀,孙悟空脾气暴躁,杀伐之气也很重,种科特征都对应了五行中的金。八十一难的最后一难,为什么又在通天河?《西游记》中的第八十一难叫作“通天河遇鼋湿经书”,就是唐僧师徒又回到通天河,遇到当年驮着他们过河的那只老鼋,结果唐僧师徒忘记了此前老鼋的嘱托,老鼋怒而将他们连同经书一起扔进了通天河。观音菩萨要加上这一难,是为了“九九归真”。九九相叠,达到极致,又回到原点,也就是回归本真,表示一个人的修为到了至纯至净的境界。通天河的老奄代表本元,唐僧功德圆满之前的最后一难,就是回归自己的本元、本真,这才算达到了九九归一。翻开本书,读懂《西游记》中精深的儒释道文化!
上架时间:2023-10-01 00:00:00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了解点中国文化》一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领读者穿越千年历史长河,探寻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儒家思想的仁爱之道,到道家哲学的自然和谐;从四大发明的智慧之光,到诗词歌赋的韵律之美;从传统节日的温馨习俗,到书法绘画的艺术精髓,本书全面而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灿烂辉煌。
    沛然文化19.9万字
  • 会员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语言相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服务国家战略,宁夏大学着手打造“一带一路上的语言”系列丛书,重点研究“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语言国情和语言政策,搭建“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和地区语言和语言政策的数据库平台,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本书为丛书第二卷,将研究亚、欧、非洲共15个国家的语言状况与语言政策,涉及各国语言状况、语言政策、语言教育、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等内容。
    王辉主编文化23.4万字
  • 会员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先秦时期老子的作品。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故后人合而称之为《道德经》。全文约五千字,文字简练,晦涩难懂。近代古文家叶玉麟先生为《道德经》作注,出版《白话译解老子道德经》,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释读国学经典的典范,当时受到欢迎,可惜后来湮没无闻。本书对该书重新出版,对内容做了一些校正,以适合当下普通读者的阅读需要。
    老子文化3.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李梦鱼(乔乔)小朋友假期去采风的经历,发掘自然变化,每个节气配有相关的天文、气象、物候、农事、民俗文化等知识点,引导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走出城去,使孩子对气候和动植物等产生兴趣,在自然中了解民风习俗。
    李斌文化0字
  • 会员
    本书对40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重大成就、问题不足等进行总括性的分析,并从文化体制与文化政策、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贸易、对外文化交流、文化科技、设计和工艺美术等十一个方面深入系统地进行了专题研究。书中各章作者均为国内该领域的大家、名家,共同为中国文化领域的研究者、从业者奉献了一份“学术大餐”。
    胡正荣等文化23.9万字
  • 会员
    “在今天,许多家庭都陷入了卷和焦虑的状态,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让我们知道自己和家人如何相互成全,共同面对外部环境的考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每个人的经历无法复制,但关于“家”的真理始终相通。更好的家风才能助人更好地成事。16个中国家族的传承传记,揭示百年世家传承不断的秘密。……一代人的时势权力并不重要,“家”的上升在于成员间的精神谱系。优秀家族的传承靠的不是基因,而是精神上的家
    余世存文化12.2万字
  • 会员
    “华学”“国学”所探讨者,主要就是“中华格式”,就是“中华思想家之思维方式”,就是渗透在中华哲学、中华文学、中华史学等具体学问之中的“有别于梵欧又能化铸梵欧之中华思维”。《自然国学评论》主要刊载华学国学汉学比较研究、自然国学、人文国学、中华传统文化、中外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中外逻辑学与知识论比较研究、中外思维方式比较研究、文际传播格式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张耀南编文化18.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论语》故事集。作者以《论语》章句为素材和纲领,以孔子及其弟子为主角,撰写了28则小故事,既形象、直观地阐释了《论语》所蕴含的哲理,又生动地重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故事,以及春秋末期的社会风尚。比如《宰予昼寝》一章,作者根据《论语·公冶长篇》的一段原文,细腻地重构了宰予的心态变化,推想出“宰予昼寝”的前因后果。其描写能让现代的读者感同身受,进而更好地理解《论语》原文想要传达的道理。本书
    (日)下村湖人文化11.7万字
  • 会员
    本书介绍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梳理了中国文化传统的脉络与体系,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哲学作为文化的核心与起点来解读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主流观念、民族精神、社会传习,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探讨中国文化发展的前途。在中国万年文化传统中寻找规律,贯通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智慧与当今人类社会的文化需求;在中国文化的人文特质与西方文化的神本精神的对比中,指明中外文明的互鉴,揭示了中国文化
    张岱年文化1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