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讲演录在线阅读

西方哲学史讲演录

赵林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哲学西方哲学34.7万字

更新时间:2022-01-19 17:21:36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哲学是活的生命。”“哲学史就是哲学。”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本书从古希腊哲学一直讲到黑格尔哲学,突出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揭示不同哲学家出现的历史顺序与哲学概念发展传承的关系,展现了哲学史就是哲学概念演变的生命历程,而不是堆积以往哲学家思想遗骸的荒冢。作为一部讲演录,本书在作者多年讲授的“西方哲学史”通识课程基础上整理而成,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晦涩的哲学概念娓娓道来,并省去了引经据典之繁,可谓哲学入门书首选。此次修订版特别增加“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一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从英国经验论哲学和自然神论向德国古典哲学的过渡,弥补了初版之憾。
上架时间:2021-12-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赵林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作者关于《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最新导论,覆盖《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重要主题,以亚里士多德的文本引领读者,展示书中的精巧论证和对人事的精微观察。
    (希)帕夫洛斯·康托斯哲学14.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作者于1931年在耶鲁大学所做的斯多尔斯讲座的文稿。书中提出:伏尔泰、休谟、狄德罗和洛克这些通常被视为近代意识形态先驱的18世纪启蒙思想家,所缔造的“理性时代”实际上远不是理性的,他们从中世纪的舆论气候出发,以新的材料重新建造了另一座奥古斯丁式的“天城”。
    (美)卡尔·贝克尔哲学9.5万字
  • 会员
    当虚无成为现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映象时,如何走出虚无主义的深渊便成为时代命题。本书系统梳理了尼采、海德格尔、马克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克服虚无主义的理论和批判资源,为我们反思和克服虚无主义提供了思想借鉴。克服虚无主义是全球性问题,也是中国问题。虚无主义之于中国,不仅是问题危机的倒逼,也是责任担当的体现。克服虚无主义,需要理论逻辑的建构,更需要实践资源的探索。本书澄清了虚无主义的中国特征、影响程度和发
    杨丽婷哲学22.5万字
  • 会员
    《符号》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梅洛-庞蒂的一些文章的结集,涉及语言、社会、理性、主体性等一些重要的哲学问题。通过这些文章,梅洛-庞蒂加入到了当时各种思潮的争论中,发出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角度的声音。这些文章主要有:“间接语言与沉默的声音”、“论语言现象学”、“从莫斯到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哲学家及其阴影”、“爱因斯坦与理性的危机”、“成长中的柏格森”、“主体性的发现”、“评马基亚维里”、“胡塞尔与语
    (法)梅洛-庞蒂哲学31.1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5章,内容包括:近代政治哲学的中世纪背景、近代早期政治哲学的基础、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斯宾诺莎的政治哲学、洛克的政治哲学。
    赵敦华哲学14.5万字
  • 会员
    随着全球化的深度行进,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力量也日益活跃,思想观念在全球的流动会引发什么样的回响与激荡?未来是走向“文明的冲突”,还是“文明的融合”?历史学特别是思想史研究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并做出应有的回应?本书从全球思想史视野出发,研究概念与文本的全球性流动,考察和辨析这一流动与移位对人们的影响,及其如何塑造人们的价值世界,进而展开建构世界的实践。期待这一探讨能为未来“文明”的发展提供新的资源,
    孟钟捷 李宏图主编哲学30.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海德格尔的“是论”为核心,对其思想加以重构,内容包括“是”的问题、人之所是、重新定义“真”、语言与思想、对技术时代的批判、未来的思想等。
    唐士其哲学56.3万字
  • 会员
    本书熔自然哲学与先验唯心论哲学于一炉,分为“一般哲学”部分与“特殊部分”,前者阐述了上帝(或绝对东西)的理念及其与特殊东西的相互关系,后者不仅从一般与特殊两方面展示了描述“实在世界”的自然哲学,还专章描述了“观念世界”及其各潜能阶次。
    谢林哲学33.5万字
  • 会员
    本书讨论了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所呈示的一些关键性概念如存在、此在、时间、真理、艺术、语言以及存在之作为历史等。整体上展现了海德格尔以《存在与时间》为代表的哲学思考路径:从存在者出发追问存在本身,从“是于世中”出发反思传统认识论,从人生在世的基本情绪出发领悟人的生存本质,人“在情绪中现身,在筹划中领悟,在语言中交流,在存在中展开存在本身”。本书对于哲学研究者尤其是海德格尔研究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嘉映哲学23.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黑格尔的著作令人望而生畏,本书却别开生面,通过译编书信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黑格尔的生活道路、政治态度及其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全书共收录黑格尔与荷尔德林、谢林、歌德、道布等人的通信共百封,附录中还收录了费尔巴哈书信二十封。
    苗力田西方哲学15.9万字
  • 会员
    忒拉叙洛斯给该对话加的副标题是“或论爱”;按照希腊化时期人们对柏拉图对话风格的分类,《斐德若》属于“伦理性的”。后来人们又将该对话的副标题改为“或论美”,费奇诺(Ficinus)的拉丁文译本,给该对话加的副标题即“或论美”;在某种意义上,该对话与《会饮》构成姊妹篇,后者直接谈论“爱”,而前者为了“美”而谈论“爱”,因为爱是对美的一种渴望或欲求。
    (古希腊)柏拉图西方哲学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