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侦查评估论:法治政府中的侦查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更新时间:2021-10-11 18:15:06 最新章节:参考书目
书籍简介
法治政府中的侦查评估指标体系,是我国法治评估体系和侦查评估体系的应有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只有刑事侦查绩效考核,而没有侦查评估指标体系。根据依法治国方略和法治政府要求,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法治评估的体系和内容,结合我国正在实施的公安机关刑事侦查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一整套科学、合理、规范的侦查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与运行方法,以期实现我国侦查评估指标体系零的突破和新的开始,并完善我国的法治评估体系,为管理学和评估学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1-13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黄豹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如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法律问题。作者从介绍隐性债务的含义及引起的风险入手,通过剖析产生隐性债务风险的根本原因,总结我国地方政府在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探讨穿透式监管理论和系统性防化思维,提出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防范化解的完善建议。法律9.7万字
- 会员卢曼是德国最为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也是当代法律系统论的奠基人。卢曼的法律系统论宏大、抽象、严密,奇崛之论众多,对德国乃至其他国家的法律研究都产生了持续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卢曼理论融合了西方学术界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颇具后人类色彩,这使其论断在科技革命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本书围绕系统论法学展开深入讨论,集中关注卢曼法律系统论的基础理论和概念,同时探讨了法律自主性、法律系统与政治、金融法律27.1万字
- 会员人工智能、区块链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深刻塑造着当代社会,全球法正在发生范式意义的演变。法律和科技的关系经历重大转变。社会沟通的信息化、知识化与数据化,为法律的代码化、算法化和学习化转型提供了条件。全球数字寡头在新型法律平台重构并主导信息的生产与分配过程,商业、权力与技术形成复杂纠葛,进而带来一系列潜在风险。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必须调整法律战略思维,在法律部门重构、群体利益平衡、全球规则主导三个层法律16.2万字
- 会员针对中国目前食品分散化生产的国情,考虑从流通环节打击和治理食品安全应更为有效。为规范食品销售市场,加大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治理力度,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树立正确的标准和形象。本书首先分别介绍食品流通领域和食品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现状,其次分析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困境,具体研究食品经营者、食品市场经营者、餐饮经营者小作坊、食品摊贩的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现状与困境,再次分析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法律制裁法律13.8万字
- 会员本书以问题为导向,以学术史的研究方法,分专题回顾并反思了中国军事法学理论发展的形式、形成过程、结构以及构造演进。以发展的视角,把握军事法学理论形构的基本特征:固守与创新。本书对军事法学理论形构的总结是:军事法学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学,其借助传统部门法理论,建构了一个类似于“全科法学”的理论体系,是其他部门法学理论所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的,凸显了军事法理论体系自身的特色。军事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特殊的法律26.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源自《大清现行刑律》,但在立法层面并未完成《大清现行刑律》从“刑律”到“民法”转变的任务,其“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作为第一顺位的民事法源实施将近20年(1912—1929),成为“前民法典时代”的“实质民法”。本书将时间定格于1912-1928年的北洋政府时期,事实聚焦于大理院民事法源中的“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及其适用,紧扣“‘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民事法源”理论法学16.6万字
- 会员本书反映了我国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经历劳资角力、失业、工伤事故频发、职业病例增多、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描述了劳动法、社会保障法领域的现状与进程,探讨了如何合理界定社会法概念,劳动者、用人单位和政府三方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如何,怎样才能实现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从而保障不同群体都享有有尊严的生活等问题。从中国内地法研究,到台湾法评析,从美国法借鉴到欧盟法考察,书中作者以其独特的观察进行了精辟的解读、深入的分析理论法学25万字
- 会员本书以我国现行的无因管理制度为研究对象,围绕立法中相应的法条较少、规定过于宽泛等问题以及与司法实践中普遍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深入论述,试图在新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之下从社会学的社会交换角度重新审视无因管理制度,从制度构建的层面分析我国现行的无因管理法律规定,深入探究其不足及成因。同时用比较法的方式探讨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关的制度安排,以期在更为国际化的视角下给予该古老的制度以全新的价值定位和制度安排。同时,理论法学20.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