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大国治理:发展与平衡的空间政治经济学
更新时间:2021-08-13 16:13:15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大国治理,核心是城乡间和区域间关系,本质是资源的空间配置,终极目标是实现城乡间和区域间发展与平衡的共赢,这是一个空间政治经济学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转型和发展中的大国,必须要将结合中国体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融入城乡和区域发展的研究中去,而城乡和区域的发展又是深刻理解中国经济的必需。本书总结了陆铭、陈钊团队十余年来围绕着中国经济而做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为重要的成果。本书第一部分是对于中国区域和城市发展走过的道路以及存在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评论和总结。第二部分的核心是在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探讨发展与平衡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是一组经验研究,利用微观数据对空间政治经济学最为重要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验证。
品牌:世纪文景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世纪文景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陆铭 陈钊等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共有八部分内容,具体包括:区域政府是中观经济市场主体,资源生成与供给侧三驾马车推动经济增长,斯密的第三本书与政府双重属性理论,区域政府竞争与政府超前引领,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新引擎,市场经济双重主体与中观经济三大定律,成熟市场经济是强式有为政府与强式有效市场相融合的经济,微观、中观、宏观经济行为分析与政府经济行为的几点共识,力图探索与破解世界各国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实践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济10.2万字
- 会员本书以已经进入出口市场的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升级的视角出发,集中探讨了企业的异质性出口特征对其技术升级的影响。一方面,在经典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架构下,通过引入内生的企业技术升级,构建一个分析企业异质性出口特征影响其技术升级的整体框架;另一方面,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本书从实证上检验出口持续时间、出口强度、出口贸易方式以及市场垄断程度四个异质性出口特征对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得出了一经济14.9万字
- 会员本书旨在准确认识和判断中国城乡贫困的现状与特点,回顾和梳理扶贫政策与扶贫体系的演变及挑战,分析中国扶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提出2020年后中国城乡融合的扶贫愿景及战略重点。同时,提出了2020年后的减贫战略需要聚焦的五个重点问题: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研判、新贫困标准的制定、城乡统筹的贫困治理体系的建立、基于权利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保障扶贫投入的财政金融改革,以期为新的减贫战略制定提供决策经济21.7万字
- 会员本书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开放合作,以及绿色湾区和人文湾区建设等主题,系统梳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广州发展的基础、优势和现状,深入剖析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就提升广州城市竞争力、以广州、深圳“双核联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问题提出了极具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发挥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经济20.9万字
- 会员本书从经济原理、发展规划、经济数据、政策发布等多角度对现已批复的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梳理,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现状分析,梳理各国家级新区在基础条件、新区架构、战略规划、发展路线、产业布局、建设推进等方面的普遍做法、一般规律和相互差异,总结每个国家级新区在发展中的创新之处、独到之处和特别之处,期望为各个国家级新区的建设提供助力,尤其是为西咸新区的战略决策、规划调整、经济26.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立足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愿景,详细梳理了国际绿色金融的发展实践与经验启示,全面阐述了我国绿色金融领域的政策体系、模式路径与实践策略,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证券、绿色保险、转型金融、碳交易、碳金融、可持续金融、ESG投资等各细分领域的绿色金融实践路径与发展趋势,揭示了“双碳”愿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应如何赋能经济社会实现低碳转型,指导传统金融业应时而变、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本书适合金融中国经济13.3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于我国“双碳”目标的政策框架与实践,结合当前我国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前沿趋势,以科技视角为切入点,以建筑产业的智能化应用为落脚点,全面阐述5G、AI、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场景与实践路径,全景式展现了“双碳”目标下我国智慧建筑、智慧楼宇、智慧地铁、智慧隧道、智慧工地、智慧园区等建筑细分领域的数智化变革与升级,深度剖析数字科技时代我国建筑中国经济13.1万字
- 会员面对低净息差挑战,金融机构需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和经营模式转型,监管机构亦需思考如何引导不同类型的银行有序开展错位竞争,从长远看,需清醒评估中国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并积极探索新的应对措施。中国经济14.4万字
- 会员近年来,国际国内能源发展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从国际看,全球能源需求增长持续放缓,能源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多,可再生能源带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技术创新融合加速。从国内看,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能源供应体系,能源消费增长趋缓,能源国际合作全面深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能源发展加快转型。该书立足2035年国家发展愿景,提出要把到2035年全面融入全球能源低碳化大潮,作为我国能源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和定位,以此倒推确定中国经济10.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