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注释律学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明代注释律学研究

马韶青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法律法律史16.5万字

更新时间:2020-11-30 11:10:00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在中国律学史上,明代是古代律学的重要发展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明代注释律学,与前代及清代律学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本书以“明代注释律学的繁荣”为出发点,分析了明代注释律学繁荣的原因,考察了现见的有代表性的明代注律文献,研究了明代注释律学对重要的罪名、刑名所作出的新的理论阐释,并探讨了明代注释律学的历史地位。作者通过研究明代的注释律学,试图揭示注释律学前后发展相继的过程,从而证明古代律学发展与法制文明进步的一致性。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马韶青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进行了历时两年零六个月的“世纪大审判”。来自同盟国11国的法官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了清算战争罪行的审判。历经818次开庭,法庭证实了日本甲级战犯所犯罪行罄竹难书:在日本国内利用新闻检查制度、警察镇压体制向人民宣传对外扩张计划,大力推行军国主义政策;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扶植“伪满”、发动“卢沟桥
    余先予 何勤华 蔡东丽法律史21.5万字
  • 会员
    本书先考察了传统祭田法制和官府对祭田案件司法审判情况,认为:祭田性质的复杂性且伴随其庞大规模和收益等因素,导致祭田纷争频繁发生。经实证分析,发现清代官府一般是以常识和祭田一般性惯例作为裁断主要依据。这种法制和审判方式从总体上来说,与传统社会相适应,并不存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理由和动力。在考察了祭田法制和司法从传统到近代转型的完整历程之后,本专著在结语部分指出:在法领域,如何妥善处理外来规则和固有习惯
    李启成法律史34万字
  • 会员
    目前法史学界基本一致认为清初沈之奇所著《大清律辑注》一书是清代最有影响的律学著作。但是学界对该书对清代的立法、司法和律学的具体影响何在却少有研究。闵冬芳博士的博士后出站报告“《大清律辑注》研究”可谓填补空白之作。在该报告中,闵冬芳博士通过大量的文本比较,对《大清律集解》和《大清律例》中的总注、小注和条例以及清代中后期私家律书的律注之采自沈之奇律书者进行搜集和分析,并在大量阅读清代司法文献的基础上对
    闵冬芳法律史1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