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部真菌病中西医结合诊治在线阅读
会员

浅部真菌病中西医结合诊治

范瑞强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22.5万字

更新时间:2020-09-24 15:48:59 最新章节:附二:浅部真菌病临床图片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皮肤真菌病是临床常见病,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真菌病有悠久的历史和非常丰富的经验。本书系统总结了广东省中医院多年来承担的广东省和国家有关皮肤真菌病科研课题的成果。全书分为上篇、下篇两大部分,并附少量临床彩色照片。上篇总论简要介绍医学真菌学的基础知识。下篇各论主要介绍临床常见皮肤真菌病的中西医诊治,注意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纳入前人经验和最新进展。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5-12-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范瑞强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常见疾病,由此引起的排尿症状及其他系统并发症使患者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对前列腺增生的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控制并发症愈发显得重要。中医学虽无前列腺的概念,但古代医家根据其解剖及功能特点,将其归入“精室”范畴,对其相关疾病辨治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书汇集古今大量文献资料,结合编者自身临床经验,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欲令广大读者对前列腺增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对应用中草药、食
    王庆主编医学11.3万字
  • 会员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丛书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全书共8卷。主要围绕血证机理、表现、鉴别和治疗进行论述。本书特点有二:一是内容及议论之自多由心得而起,发明医理有自己独特见解。其二是本书体例条分缕析,务精且详
    (清)唐宗海著 魏武英 李佺整理医学11.3万字
  • 会员
    本书精选高清典型的舌象图片300余幅,分别从舌诊的原理和方法、舌诊具体内容、舌诊的临床应用等方面详细的讲解舌诊的全部知识。书中结合现代数字技术,每张舌像图配有二维码,将高清图片细节及各类舌象的显微结构呈现出来,便于读者学习研究参考。本书具有以下特点:①内容全面,精选典型舌象图片200余幅;②部分图片可呈现高清细节特征,清楚直观;③分别从基础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详细讲解。内容既丰富又精要,可以帮助读者快
    陈家旭主编医学1.9万字
  • 会员
    围绕临床诊治以及慢病管理过程中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以及影响患者临床疗效的问题,以真实的临床故事及专业分析为抓手,以专业理论知识与通俗化解释为核心内容,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克罗恩病属于不死的癌症,需要长期维持治疗,患者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但无法找到客观、正确的答案。本书为患者提供规范、标准、客观、真实的科普知识,增加患者慢病自我管理的依从性和有效性,协助患者选择正确的生活调理观,为疾病达到稳定的维持缓解以
    陈延 张北平主编医学8万字
  • 会员
    第一讲阐述了《伤寒论》的历史沿革,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此书涵义;第二讲论述了《伤寒论》条文排列的有机联系,剖析了它的辨证思想和方法;第三讲是六经为病提纲证的现实意义;第四讲介绍了《伤寒论》的气化学说,六经、六气阴阳变化规律。从第五讲至第十三讲采用了以方带证的归类方法,把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主要方证进行了归纳,并附有后世方证和医案,以供临床借鉴。最后一讲为作者使用经方的心得
    刘渡舟医学8.5万字
  • 会员
    光辉灿烂的古代中原文明诞生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学的源头就在中原。在南宋结束以前,中国医药文化的中心一直在中原,可以说在那漫长的古代岁月里,中原医学的发展就充分代表了中医学的发展道路。因此,研究中原医学对探讨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历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原医学的著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许敬生 徐江雁主编医学55.3万字
  • 会员
    共分为五篇,共四十五章,介绍了中药方剂、单味药、有效部位或成分等实验药理学及临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思路、技术方法、研究进展等,反映了我国中药实验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新进展。收录的文章主要以约请作者总结本人从事的研究工作为主,包括中药方剂、单味药、有效部位或成分等实验药理学及临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本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广大读者介绍近年来我国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思
    张永祥 周文霞主编医学70.2万字
  • 会员
    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以见于多种疾病中。针灸诊治疼痛性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李玉堂教授,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作为我国第一位针灸学研究生,继承家学的基础上,完成了南京医科大学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又师从邱茂良教授。扎实的中西医基础,促使其对针灸治疗疼痛性疾病,有着独特的思考和认识,尤其是对于疼痛性疾病的部位层次解剖的诊断和针对针灸操作方面,有特别的见解和经验。本书主要概述李玉
    张建斌 朱振富主编医学10.5万字
  • 会员
    本书对栗德林教授近50年来的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了总结,对其学术体系进行了系统整理,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全书分医家简介、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和传承谱系四部分;医家简介通过老中医丰富的阅历,展现名中医的成长过程和一般的成才规律;专病论治对栗德林教授临床擅长的疾病诊疗经验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总结;诊余漫话对能代表栗德林教授学术思想体系的医疗、教育、科研等论述进行了总结;传承谱系对
    栗德林主编医学1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