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在线阅读
会员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世界史25.3万字

更新时间:2019-09-11 11:16:11 最新章节:第12章 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1971年,受“依附理论”激发,乌拉圭记者、作家兼诗人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出版了这部震撼世界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试图解剖拉美的病体,探讨大陆的前途。他用难以辩驳的丰富资料,以澎湃有力的悲情笔法,铺陈出这片大陆自哥伦布开启航海新纪元之后的崎岖命运,写下一页页拉美受难史:金银、可可、棉花、橡胶、咖啡、水果、石油、铁、镍、锰、铜、锡……这些“血管”贯穿了整个拉美大陆,延伸到开阔的尽头,在那里它们流入欧洲和美国的宝库。曾经的殖民主义野蛮掠夺这片土地;而自由贸易、经济援助、合资企业、国际组织等现代文明体制同样以不文明的手段参与古老的掠夺战。拉丁美洲是一个血管被切开的地区,是拉丁美洲不发达的历史构成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本书试图揭开拉丁美洲孤独百年的真相,也让我们聆听失败者的声音:那些追求拉美独立富强的英雄和他们失败的革命。这是整个拉丁美洲悲剧的缩影。与书中所揭示的历史被官方掩盖和篡改一样,本书在出版之后不久即遭到拉美右翼政府的禁令,然而它却以几十种语言的译本走遍世界,被一代人长久地当作叛逆拉丁美洲的象征。它的论断带着时代的烙印,它的命运却已经融入历史。
译者:王玫等
上架时间:2018-11-01 00:00:00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主页
  • 会员
    “拉丁美洲的良心”用《镜子》映衬出世界史上的荒谬和不公。记者出身的加莱亚诺,善于从体制的边缘发现让人生疑的蛛丝马迹。他从散落民间的口头记忆中寻找受辱者的尊严,从被冷落在纸堆里的记录中搜求被劫持的良知。这一次,他开始动笔书写一部倒转的世界史,撬动令思想窒息的体制磐石,唤起被麻痹的基本知识,恢复被蒙蔽的正常思维。六百个故事,就是六百面镜子。谎言不攻自破,恶行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在这里面,有人看到的是骄
    (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世界史22.2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采取英汉双语的形式出版美国学者房龙的代表作《宽容》,书中还有大量作者亲自手绘的黑白插图。这是一本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曾被译为几十种语言。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以生动睿智的语言探寻了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解析了人类为寻求思想的权利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勾勒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它以历目前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线索,以社会和人物是否宽容为标尺,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揭示出真理,主张
    房龙历史29.5万字
  • 会员
    这是作者继畅销书《京味九侃》、《北京段子》、《京城十案》和《动物奇案》之后的又一部“萨苏说故事”系列作品,以辛辣幽默的笔法和萨苏一贯独特的视角,讲述日本德川幕府(江户)时代将军、正室夫人以及后宫女官们勾心斗角、爱恨情仇,解析日本民族种种性格的历史通俗读物。
    萨苏历史12.5万字
  • 会员
    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亚非大陆的古代文明,通过这些文化遗址的背后故事,揭示它们所蕴含的智慧与精神。从石窟庵的静谧,到吴哥窟的恢宏,从婆罗浮屠的神秘,到仰光大金塔的辉煌,本书细致描绘了这些遗迹的历史、艺术和宗教意义。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能领略亚非大陆多样化的文明成就,还能感受到这些遗迹所承载的人类创造力和信仰的力量。这是一部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也是对人类历史遗产的深刻反思与礼赞。
    龙表历史8.1万字
  • 发生在卢旺达小镇尼亚马塔的大屠杀开始于1994年4月11日上午11点,一直持续到5月14日下午2点。这期间的每一天,从上午9点30分到下午4点,胡图族民兵和平民在尼亚马塔的山岗上屠杀图西人。当地约六万名图西人,有近五万死于屠刀之下。在这场屠杀中,杀人者与被杀者彼此并不陌生。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是邻居、同事、朋友、爱侣甚至家人。有的胡图人前一天还曾和图西朋友一起喝酒聊天,可一夜之间,他们就拿起了
    (法)让·哈茨菲尔德历史32.2万字
  • 会员
    16—17世纪,中国丝绸风靡太平洋两岸,从王公贵胄的独有之物变为跨越社会阶层的“尤物”。跨洋丝绸贸易的出现,象征着全球商业网络的形成,一种世界性的物质文化随之产生。与印度洋航路相比,太平洋航路的独特之处是将明代中国与西班牙帝国直接联系在了一起。这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生丝与丝织品会在美洲市场流行?面对丝绸全球化的浪潮,明代中国和西班牙的应对有什么异同?全球世界,如何影响这两个历史悠久的
    段晓琳历史15.9万字
  • 20世纪20年代出生的“魏玛一代”德国人,经历了20世纪几乎所有重要事件:第三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杀、战后重建、冷战分裂,以及柏林墙倒塌后的统一与复苏。私人生活与历史进程罕见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当他们回顾一生的经历时,曾经的热情因看清独裁政权的真相而幻灭,有人忏悔,有人以无知和被蒙蔽作为开脱的借口,也有人声称德国人同样是受害者以博取同情。基于七十多部自传和回忆录的一手叙述,《破碎的生活》描述了
    (美)康拉德·H·雅劳施历史28.8万字
  • 1982年6月6日,黎巴嫩的边境燃起了战火,以色列兵分三路入侵黎巴嫩南部。当天深夜的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诗人哈利勒·哈维手持猎枪走向自家阳台,面朝大海与学校钟楼,对准脑袋扣动了扳机。他的尸体摔出栏杆,掉到了楼下的一簇茉莉花旁。八天后,以色列军兵临贝鲁特城下。压垮哈维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仅是国家战败的耻辱,还有对整个阿拉伯民族走向复兴的绝望。半个多世纪以来,包括哈维在内的无数阿拉伯人曾为他们的世界构想过
    (美)福阿德·阿贾米历史23.7万字
  • 会员
    说到忍者,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飞天遁地、日行千里。实际上,战国时代的忍者虽然既不会用圆形的手里剑,也不会在水上行走,但在完成主君任务、变换自如地潜任何地方方面,谁也比不上他们。不留痕迹地帅气地改变历史,这就是真实的战国忍者。忍者是当时的“信息产业”,在那里汇集了当时最先的“科学技术”。本书将他们所拥有的智慧和技能一一用插图来解读,为你还原一群最真实的战国忍者。
    (日)山田雄司监修历史250字
  • 网野善彦是20世纪日本最具原创性的历史学家之一,以一己之力开创了日本中世史研究的全新局面。在本书中,他从文字普及、货币流通、阶级与歧视、女性的社会地位、天皇和日本国号的起源、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生活差异等多个方面展现近代以前日本国家和社会的变化,打破既有常识,重新思考和解读了日本历史。在他笔下,中世日本不是一个孤立岛国,生活于其上的居民也不都是固定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也不只是有披坚执锐的武士、争权夺利
    (日)网野善彦历史15.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