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研究
更新时间:2019-09-29 12:56:58 最新章节:注释
书籍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与方法研究》的终期成果,全书包括导论和11章内容,共计25万字。本书的导论部分,从总体上概括了社会学理性选择研究的历史演化线索、重要流派和主要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也对感性选择研究的缘起、基本观点、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了概括性论述。第一章至第五章是对社会学理性选择研究的主要理论,即交换行为理论、网络结构中的选择行为理论和宏观系统中的选择行为分析理论,做出了理论观点和方法原则的评析。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对经济学向社会学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公共选择理论和社会选择理论做出的评析,这两章的内容可以看作在理性选择研究上的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视野融合,是学科交叉性成果。第八章至第十章是本项研究具有更明确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扩展研究,即把理性选择理论的评析扩展到对感性选择研究的考察。感性选择研究是理性选择研究进一步深化必然提出的重大课题。第十一章对哈耶克关于人类感性行为与感性秩序的理论做出了深入评析,可以看作以对哈耶克的思想理论评析为例,把理性选择和感性选择的研究同人类社会秩序的生成或建构联系起来的一种考察评析。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2-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少杰等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美国社会学家史蒂文·塞德曼的著作,梳理了从社会学成立伊始至21世纪初期的社会学理论。在清晰明确地概括每个社会理论家、社会理论流派的学说之外,作者还结合写作时的社会环境与背景对各个理论进行了评述,将道德维度加入社会理论,将社会学的种种承诺、概念和知识相对化,试图以此将社会理论带入公共生活的讨论中,融入有关社会世界当下与未来面貌的持续对话和冲突之中。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知识能够让我们的生活社科31.8万字
- 会员东山村,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辖区,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村前龙岐澳碧波荡漾,村后七娘山蓊郁苍翠。村里有著名的历史遗迹天后古庙,有曾经颇具影响力的东山码头、东山珍珠场等,现在仍保留少量清代建筑,民风民俗独具特色。近些年来,深圳的城市更新步伐加快,老村落在逐渐消失。本书作者通过对东山村三年多的深入调查,采用传记体的写法,通过讲述一个个村民的真实经历,记录了村落的流转变迁社科9万字
- 会员过去,日本凡有狐狸栖居的地方,必然流传着许多“狐狸骗人”的故事。除了狐狸,偶尔也会出现狸猫、貉、黄鼠狼等戏弄人的逸话。然而以1965年为界,此类故事突然在全国上下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很多人会问:“人被狐狸骗的故事都是真的吗?”而我的回答是,这些故事是否属实并不重要,唯有探寻“人为何不再被狐狸骗了”,才能得知更多真相。日本人会被狐狸骗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那时的人拥有怎样的精神世界,又是如社科5.9万字
- 会员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一线城市中个人、社区、政府、企业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与此同时,住房保障、公共空间、社区营造、公私合作(PPP)等问题的讨论也愈发激烈。纽约作为全球闻名的国际都市,是城市发展的“超级试验场”,也有着种种可供参照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背后都有一个城市独特的发展模式。本书以一系列独立成章的短文组成,串联描绘出纽约种种独特或奇异的城市发展现象(比如公共空间的打社科20.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后现代化理论视野下的青年价值观研究》应社会发展和国情特色的需要,及时并创造性地解答了青年现状与教育问题。该书有如下特点:第一,从理论上导入了后现代主义理论思想观点,密切地结合中国青少年的实际,为青少年研究和青少年工作提供了一把分析青少年问题的钥匙。第二,以消费观和消费行为为切入点,展示了中小学生消费观念上的后现代主义与消费行为的中低水平的差异。同时,通过消费行为的分化探讨了影响青少年消费行为的性社会学26.3万字
- 会员世界的政治与经济格局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中国整体的经济结构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西部地区的社会结构与族群关系也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我们必须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来思考和分析中国的族群关系问题。本文集收录了近年来作者陆续完成的相关论文、谈话录和短评,当中的各篇文章都与“社会转型中的族群关系”这一主题密切关联,希望书中提出的观点能够引发大家进一步的讨论和思考,在集思广益中逐步增进共识。社会学23万字
- 会员《造物设计——几何精神探析》一书以造物设计的历史为线索,对人类在不同造物时代的发展,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阐释了中西方在几何造物方面所呈现出的不同面貌。通过比较分析,中国的物以致用及装饰观念受古代哲学思想之影响,更重视礼仪规范和思想精神的表达;而西方造物受数理逻辑的影响,从古希腊时期的几何观念至现当代设计的发展序列,所体现出的数的演绎及几何精神,更显科学理性。不同的造物观念,使设计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社会学11.2万字
- 会员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需要从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等方面着手。“数字社会”的研究国内尚不系统。本书拟从“数字信用”与“数字规则”两个全新的维度探究数字社会发展与治理。其中,“数字信用”既是数字社会构建的重要基石也是数字社会治理的“软规则”,“数字规则”更多从法律法规层面思考如何加快构建数字社会发展的“硬约束”,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适用于我国发展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治理社会学17.2万字
- 会员通常,用户通过在线健康社区提问一个问题后,面临着如何从众多回复中采纳一个最满意回复的问题。同时,如何从海量的问答数据中进行有用信息的识别,对于健康社区的知识管理,社区内的知识搜索以及有用信息推荐等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完成以下四方面的工作:(1)针对海量的医患问答数据,构建深度学习模型,研究在线健康社区中疾病、症状和检查之间的关系抽取问题;(2)针对海量的医患问答数据,对疾病、药物和药物效果进行实体识社会学13.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