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产业集聚因素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产业集聚因素研究

张纯记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区域经济9.4万字

更新时间:2019-07-22 14:58:54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是相伴而生的,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产业集聚因素不容忽视。基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内生互动的理论模型,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四个待检验理论假说,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不同区域产业集聚形成与演化具有其内在规律性,受到区域特征因素的深刻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受到产业集聚水平及其空间依赖因素的重要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效率差异受到产业集聚结构因素的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向经济发达地区的追赶式收敛,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充分重视产业集聚因素。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0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纯记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长江经济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其发展伴随着环境挑战,急需平衡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本书从企业投融资视角,构建理论框架,采用逻辑推演与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环境规制与金融发展如何通过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创新。同时,本书以长江经济带上市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环境规制虽促进绿色创新,但也对特定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抑制,尤其是对非国有企业和小型企业,而金融发展缓解了这种负面影响,提高了对创新的支持。本
    周兵 李雨梦 王敏经济16.4万字
  • 会员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中央交办给成渝地区的“国之大者”。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指导下,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联合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四川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部署的九大任务,构建了包含9项一级指数、29项二级指标、68项三级指标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监测体系,每一个具体指标又按照指标属性分为成长性指标、关联性指标、一致性指标、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 四川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著经济6.4万字
  • 会员
    本书利用面向青海农牧民进行的调查问卷数据,基于“公平感知测度一公平感知对生计转型的影响一公平感知对生计选择意愿的影响一公平感知对生计选择行为的影响一评价公平感知对增收效果的影响”这一逻辑链条,系统考察了青海农牧民公平感知的现实状况与特征,在构建农牧民公平感知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公平感知特征的差异性,并实证检验农牧民公平感知对其生计策略选择意愿、行为与效果的影响。本书对实现农牧民公平感知与保证
    崔冀娜经济9.6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分为三篇十章,包括发展篇、挑战篇和探索篇,分别从天津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谋发展的探索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涉及生产经营、投融资、人才队伍引育、创新创业、新动能培育等多个维度,涵盖营商环境改善、转型升级探索、数字与智能化发展、众创空间建设等多个专题,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培育动力、创造机遇,促进未来天津民营经济跨越式、高效能、绿色健康发展。
    裴蕾经济17.2万字
  • 会员
    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是后工业时代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城市聚集经济特性和服务的基本属性是把服务业与城市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内在机制。成都服务业较为发达,2021年全市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6.4%,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本文拟分为六个篇章:第一篇章主要梳理服务业和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发展趋势;第二篇章分析成都服务业发展的时间演变;第三篇章分析成都服务业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第四篇章分析成都服
    林娜经济17.8万字
  • 会员
    本书旨在利用大数据技术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响应国家产业投资。阐述我国与“一带一路”倡议响应国家在产业政策方面给予的支持情况,并从产业投资分布情况、区域内的主要关注产业两方面研究分析区域产业投资特点并筛选出重点合作发展产业;利用统计数据与互联网文本数据,构建营商指数,量化评估各国营商环境。本研究之于政府,一方面从宏观层面了解企业产业投资需求,合理、有效地调整产业政策;另一方面,根据产业需求及相关统计
    姜玮 戴辉经济4.1万字
  • 会员
    本书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该区域进行城乡融合的现实逻辑、发展特征、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的研究。本书分为四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主要内容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第四章,主要内容为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的战略意义、现实基础及实现逻辑进行剖析。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主要内容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融合水平测度与问题分
    王林梅经济14.5万字
  • 会员
    本书围绕“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这一主题,构建了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了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分析了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从整体和分类视角系统地提出了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内蒙古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李东海经济15.8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公平感知视角,将政策、产业、生计作为增收的重要渠道,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分层次对农牧民增收进行研究,从而深入探究公平视角下青海省农牧民增收的内在机理,逐层分析影响青海农牧民增收的各类因素,探究惠农惠牧政策、地区产业融合、农牧民个体生计对青海省农牧民收入的影响,探寻农牧民增收的具体路径,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青海农牧民可持续生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崔冀娜经济10.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研究中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发展问题,系统地分析了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报告系列中的一本。由浙江大学董雪兵教授等主编。
    董雪兵区域2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案例集》系列的第四本。全书共12章,包括来自不同民族地区的12个典型案例,涉及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央企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金融扶贫、生态扶贫、产业扶贫等不同扶贫模式。本书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梳理不同民族地区不同类型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实践,厘清不同类型扶贫典型案例的主要做法和主要成效,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和风险,给出案例启示,
    张丽君等区域13.1万字
  • 会员
    本书稿的主要在归纳21世纪以来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阐述了区域经济学最新的理论发展,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创新,重点论述了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及其理论上的完善;同时系统总结了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理论概括;在借鉴国际区域经济学研究方法与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出适合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法
    孙久文区域18.4万字
  • 会员
    2019年,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加快推进的重要节点,也是首都北京全面落实减量发展、创新引领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此,本年度报告的研究焦点聚焦于首都北京在全面落实和推进减量发展战略的关键期,宏观层面的经济走势与多方面指标表现,进而从中探究首都北京未来改革和发展的工作重点。
    刘元春 张杰等区域11.8万字
  • 会员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8)》分综合篇、区域篇、专项篇三个篇章和附录,以翔实的资料,全面反映2018年广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综合篇介绍了2018年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四大区域发展分析、2018年区域发展主要工作及2019年工作思路,并对广东在全国发展中的地位及与沿海发达省(市)的比较进行了分析;区域篇介绍了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大区域发展情况,并对21个地级以上市区域发展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15.4万字
  • 会员
    本报告是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全景式分析的研究报告。总报告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了总体分析,包含对黄河三角洲的回顾评价与高效生态经济模式探索、黄河三角洲增长绩效评价研究。分报告以地区为单元对各地推进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举措、成就、不足进行系统梳理,对各地近期发展思路提出明确建议,包含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德州市、莱州市、高青县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报告等内容。
    魏建 李少星等区域1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