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及李杨题材唐诗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长恨歌》及李杨题材唐诗研究

付兴林 倪超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评论与鉴赏19.1万字

更新时间:2019-08-28 17:13:59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其生前就成为文人吟咏的题材,马嵬兵变后,唐诗对李杨故事的书写更是盛况灿然。《〈长恨歌〉及李杨题材唐诗研究》是以李杨故事为基础,以《长恨歌》及李杨题材唐诗为研究对象,成体系有针对性的学术论著。作者结合李杨故事的发展脉络和唐代社会文化的特点,从文本结构、主题走向、文心诗情、艺术魅力、创作个性、后世影响等多个层面,描画了以李杨故事为题材的唐诗的整体风貌,透视了李杨题材唐诗背后的文化内涵,论辩了《长恨歌》的主题归属,研究了众多名家关于李杨题材取舍的视角和褒贬的态度,考察了李杨故事的唐诗书写对后世同题材文学创作的影响。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3-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付兴林 倪超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收录了作者阅读古代文学经典或现代学术经典的若干文章,其中较多跨越自己专业的随谈,所以作者自认是“聊为之说”。全书分三辑:第一辑是关于先秦及唐宋诗文的随谈;第二辑谈及的近现代作家,也多是围绕他们与古典的关系而言;第三辑是关于古典文学研究或现代文学研究的评论,亦与古典学术传统有关。
    解志熙文学32.4万字
  • 本书以极具思辨性的视角、通俗易懂的文笔,围绕文学与电影的相互关系,解剖了大量中外文学、电影、艺术经典作品,从《诗经》《搜神记》到鲁迅、张爱玲,从《哈姆雷特》《堂吉诃德》到《变形记》《追忆似水年华》,从贾樟柯、姜文到《罗生门》《盗梦空间》《布达佩斯大饭店》……探讨作品70+部,关涉作家、电影人、艺术家、哲学家50+位,深度解读文学作品,详细讲解电影基础知识。为了比较文学原著与电影改编,在二者间建立新
    李思逸文学18.7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国外学者连心达对辛弃疾词作的研究,作者提出抛开辛弃疾“爱国主义诗人”的光环,通过对辛词的文本分析,寻找他性情中的“狂傲”与“胸中磈磊”,揭露在“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下,辛词如何展现其“桀骜不驯”。全书分为四章,对辛弃疾其人、其词、以及其词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都做了深入探索,最终为我们还原出辛弃疾——“一个特立独行的奇特人格”——在中国诗歌传统中的罕见表达,真实且富有力量。有别于以往学界深受儒家伦
    (美)连心达文学11.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解放日报》朝花副刊文艺评论版2022年度文艺评论集萃,从将近200篇作品中细选知名评论家、学者、理论工作者及活跃报章评论员的评论佳作、力作44篇。其中,既涉及对于文化发展、文艺创作、文化趋势的前沿追踪、深度解读、思考把脉,也有站在阶段性评论史维度上的年度文艺大类盘点评论,有坚持直言快语、锐评风格的现象批评,有快、热、短、准的作品快评,能够比较准确地通过评论这面镜子,反映中国影视剧、文坛、舞
    黄玮主编文学12.1万字
  • 我们所处的现代世界,是一个审美力削弱的时代吗?木心是以世界精神为体的中国作家。中国文学在他的风格中获得了极丰富的世界性内涵。有一个悖论,木心对我们现在的文学状态是“例外”,在世界性美学中却是“常态”。……世上有各种拱门,或彰显帝国的荣耀,或庆祝胜利、象征凯旋,或支撑起恢弘的宗教建筑,以坚固优雅的弯度,升至神圣之顶点。思想、艺术,因两种反力的相互作用而达均衡稳固,是隐形的拱门:民族和世界、东方和西方
    (美)童明文学8.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全宋词》收录的近两万首词作,约一百四十万字,这一封闭性语库为语料,以“黄、红、青、白、黑”五种基本颜色为线索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颜色词在句中单独使用的情况、颜色词构成含彩词语的使用情况、含彩词语在隐喻和转喻时的推理机制以及颜色词本身在语义、语用方面的使用特点等。每章最后又以各颜色范畴为纲,以语义场形式对表示每类颜色范畴的多个颜色词进行梳理和一定程度的对比分析。最后跳出个体语料,站在一个
    董佳文学12.1万字
  • 会员
    这部“精读”遴选中国作协“2019年度中国网络文学排行榜”上榜作品18部(项),其中,网络小说10部,网络文学IP影响力入围作品6部,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上榜项目2项。每部作品采用“作者简介”“上榜评语”“故事梗概”“作品反响”“作品评析”体例,对精要进行点评,目的在于以精读赏析方式推介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同时也是对这一重要文学排行榜活动本身影响力的一种放大。
    欧阳友权文学20.1万字
  • 会员
    本书为16篇文学评论作品集。内容包括非虚构写作和对刘醒龙、胡冬林、郭海燕、王国平、北乔、陈涛、申瑞瑾等作家作品的评析。
    桫椤文学5.4万字
  • 会员
    文学的理解活动是一个对思想丛林的“以心会心”的自由穿梭过程,也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上的再度审美创造。本著依凭于哲学、美学、阐释学、文化学、伦理学等理论资源,对当代著名散文家王充闾半个多世纪的文学踪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究,以文本为轴心和以“历史与美学的对话”为经纬,对作家各个时期的散文集予以细致的审美分析和艺术归纳,既是对文本的意义溯源,也是对文本的深度诠释,力图还原和勾画一个王充闾散文的美学图谱,令玄
    颜翔林文学27.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