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1840-1937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近代史:1840-1937

蒋廷黻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中国史17.7万字

更新时间:2016-07-11 17:52:42 最新章节:第41章 附录四时论(9)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中国进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1937年开始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华民族经历战火淬炼,迎来新生。百年之中,中华民族从“中古”状态的“老大帝国”,蹒跚前进、趔趄前行,逐渐转型成为“近代化的民族国家”。这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便记录于蒋廷黻先生的这本《中国近代史:1840—1937》之中。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近代史》,以六万多字的篇幅,简要而深刻地讲述了中华民族“走出中古”的历程。凭着强大的综合能力,蒋廷黻先生摒弃了繁琐的考证和史料堆砌,为读者梳理出了近代中国发展的清晰脉络,论述生动,观点深刻,好读而耐读……
上架时间:2016-07-25 00:00:00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铁路以及围绕铁路主权和利益产生的路权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一大课题。本书从东北铁路在铁路发展以及路权纷争的特殊性出发,以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为首的奉系集团为主角,围绕铁路这一主线,探讨奉系的铁路建设基本历程及其成败得失、奉系主导修建的铁路对东北近代化进程的效应,以及奉系与苏联、日本围绕东北路权产生的长期纷争等问题,揭示九一八事变前东北铁路问题的复杂面貌。
    易丙兰历史30.1万字
  • 会员
    《中国史纲》是青年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简明读本,原为张荫麟受聘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一部分。作者对史料进行了严格的甄选,并融入了自己的历史观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了历代社会的变迁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性格,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从殷商到东汉的历史画卷。因书中没有繁琐的引证和考据,非常利于学生阅读,因而被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陈梦家誉为近代“历史教科书中最好的一本‘创作’”。
    张荫麟历史14万字
  • 会员
    本套丛书记载了从神话传说:夏商西周——直到清末的历史,采用手绘画风和历史图片相结合的方式,选配近千张彩图与珍贵文物照片,经过严谨考据,加上写实技法表现历史事件与人物装扮,让孩子身历其境,借以传达正确的历史常识,更可丰富孩子的美感经验。本书以孩子能懂的经验、语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人、事、时、地、物,让原本抽象难懂的观念或复杂背景,变得生动活泼、逸趣横生,给孩子树立一个清晰的中国正史概念。
    何孝荣主编历史8.1万字
  • 会员
    13—14世纪,蒙古统治下的元朝和伊利汗国关系密切,交流频繁,这一时期中国文明对伊朗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本书聚焦蒙元时代中国西迁伊朗的移民群体,以及元朝和伊利汗国之间的使者,考察他们为中华文明西渐所做的贡献。本书还重点讨论了中国物质文化在伊朗的传播,揭示出中国文明的影响更多体现在物质文明层面,“中国制造”为改善古代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贡献了巨大力量。
    陈春晓历史27.8万字
  • 会员
    中国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发展绵延八个多世纪,每个阶段皆引起诸多探讨,尤以明清为最。明代货币白银化,引发了货币制度、形态、体系的转型,不仅撼动并终结了国家铸币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其后五个世纪的流通基础,同时也改变了财政运作方式,塑造了另类的国家与市场间的关系。本书采取综合性的货币史框架,分析了明代货币白银化形成的历史基础、体制促因、展开过程和格局奠定等问题,力图从长时段角度揭示钞、钱、银的变位与“
    邱永志历史27.6万字
  • 会员
    正始,是曹魏第3位皇帝曹芳使用过的年号,起于240年,止于249年。正始十年即249年,这一年四月曹芳下诏改年号为嘉平,正始十年只存续了3个多月。不过,就在这约100天里发生了许多大事,影响到之后几年、几十年乃至更长的历史。本书聚焦于正始十年(249)前后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探察司马懿父子发动高平陵政变的前因与后果,在不放过历史细节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本书无意为司马懿父子翻案或“洗白”,而
    南门太守历史17.5万字
  • 会员
    本套丛书记载了从神话传说:夏商西周——直到清末的历史,采用手绘画风和历史图片相结合的方式,选配近千张彩图与珍贵文物照片,经过严谨考据,加上写实技法表现历史事件与人物装扮,让孩子身历其境,借以传达正确的历史常识,更可丰富孩子的美感经验。本书以孩子能懂的经验、语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人、事、时、地、物,让原本抽象难懂的观念或复杂背景,变得生动活泼、逸趣横生,给孩子树立一个清晰的中国正史概念。
    何孝荣主编历史8.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1927~1937年上海与北京的知识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报刊、档案、日记、文集、年谱、回忆录等为资料基础,勾勒出现代中国城市知识群体的日常生活图景。考察了知识群体所处的阶层位置,及其在饮食、交往、休闲、服饰等日常生活的不同维度中发展出的旨在建构身份认同感与合法性的话语资源。对这些资源竞争的过程既促成了知识群体内部的分化,又催生了知识群体作为一个整体的阶层意识与集体行动。
    胡悦晗历史31.6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在西藏西部地区建立的“古格王国”的早期历史,全书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结合考古学、宗教学、民族学的相关成果,在考订出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准确而丰富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从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的角度,解析这一时期古格王国的政教关系史的基本问题。以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政治与宗教生活中,政教两界共同参与的各种重大事件的互动模式为线索,考察各阶段古格王国政教关系的时代特点、具体走势和关键环
    黄博历史21.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历史是一座绚烂的画廊,五千年中国史搭建起的更是一座朝代更迭的缤纷画廊。这里有满怀抱负的帝王,有誓死捍卫节义的贤臣良将,有满腹才华的文人墨客,更有蕙质兰心的倾城女子……历史的车轮在五千年中不断向前行进着,裹挟着数不清的悲欢离合绝尘远去,而欢歌与离歌仍传唱至今,且看千年中的盛世与乱世如何演绎了我们的历史。
    池墨 磨剑中国史10.2万字
  • 会员
    北宋时期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被不少西方历史学家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段时间,儒学得到复兴,北宋文坛群星荟萃,如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晏殊、晏几道、范仲淹、柳永、黄庭坚、周邦彦……无怪乎有人时候“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约得益于赵匡胤“重文抑武”的国策。但这么做却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即军事不强,面对北方辽和西夏,常年处于劣势。“澶渊之盟”
    程晓南中国史11.6万字
  • 会员
    夏、商、周统称为“三代”,因为并不能算“朝”。“朝”的说法是在秦及以后,主要的区别是:是否有一个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统管全国地方。秦及以后是这样的,夏、商、周则不同,他们顶多算是部落联盟、部落国家联盟或者邦国联盟。他们所谓的中央政权,只是据“中国”之地,即他们认知中的世界中心,然而对全国各地、各诸侯的控制,却是非常薄弱而不可靠的。这与秦汉及以后是不同的。
    刘刚中国史12.8万字
  • 会员
    汉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奠基时期,共经历了四百多年,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定都长安,东汉定都洛阳。东西两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制度,为中国后世历朝历代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汉朝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拥有强大的实力,在思想、文化、艺术、科技方面也成果丰硕。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大家畅游大汉王朝的历史长河,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朱真中国史10.9万字
  • 会员
    出身于弘农杨氏的杨坚由北周国丈一跃成为大隋的开国皇帝。在这个过程中,他小心地避开北周权臣宇文护的暗箭,又谨慎地躲过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猜忌。昏庸的宣帝即位后,杨坚终于等来了机会,改朝换代,建立大隋。期间,他兢兢业业,励精图治,终于开创了“开皇之治”。奈何,在独孤皇后的怂恿下,杨坚废太子立杨广,铸成大错。杨广即为后虽对国家有所贡献,然而他刚愎自用、不可一世的性格最终导致他走上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道路,最
    魏婷中国史9.9万字
  • 会员
    我们讲历史,无非还是讲人,所以讲上古史,也是从人开始讲。人是从何而来的?古时代的人根本无法解释,于是便出现了创世神造人、造世界的说法。西方有上帝,而地处东方的我们,也有盘古、女娲。产生这种创世神神化的时代,即便还没有发明文字,也必然有了语言,以及简单的社会组织。但是人而为人,大约是从猴子变来的。猴子是不会编出一个神化,并将其口口相传于后世的。所以,当人刚开始为人的时候,是没有那些神化的。既然没有神
    班惠英中国史10.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