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走江湖的人,讲究三硬:官面儿的靠山硬;道儿上的关系硬;本身能耐硬。”——郭德纲《江湖》行走江湖,你需要怎么样的城府、心机和格局?看郭德纲煮酒论史,江湖大佬论江湖,从官方正史、逸闻野史和民间故事中提炼出中国式人情社会的底层逻辑,点破江湖、官场、商场玄机,一本书教你做人、防人、驭人。“心有波涛面含春色,此为江湖。”
    随笔11.8万字
    8.3万人气
  • 会员
    所谓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有很多,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偶尔在聚会间,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又能高谈阔论,这有多好,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
    随笔41.4万字
    7.7万人气
  • 会员
    张鸣这本随笔,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在这本书里,辫子、烧狗、燃放鞭炮、洋人的膝盖以及拳民的秘密都被作者拿来当话题,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然后通过这些命题,揭露了历史的另类真相,还原人性假面。
    随笔14.7万字
    6.3万人气
  • 会员
    这是一套看着看着馋虫会叫的书,这是一套读着读着心向往之的书。书中,蔡澜以寻味为目的,开启全球美食之旅。一路行,一路玩,一路吃,不仅仅记录美食、美景,更记录人生百态,体味人间烟火气。那味,是珍馐之味;那味,是美景之味;那味,是妙人之味。人间百味,非酸甜苦辣可以概括;世态万千,岂INTERNET可以尽览。若是不能亲历,那么自是翻开这套书,看蔡澜说说也好。本套装包括:《寻味中国:大食会》,《寻味日韩:割
    随笔35.6万字
    5.9万人气
  • 在物质生活高度繁荣的今天,人们时常被外物所累,“想”回到相对贫乏的过去,重回人与物的和谐关系。为什么柴火灶比煤气灶烧菜更香?为什么自行车比汽车似乎更能承载?为什么炉子比暖气更暖人心?这种对过去生活的罗曼蒂克的想法值得玩味。作者王小伟琢磨了一种恰当的、刻画生活的手段,从怀旧的影像中梳理内心,透过自身的经验和长辈的回忆,回顾八九十年代以来我们熟悉的技术人工物(俗称“东西”)是如何生灭的,试图解释为什么
    随笔8.4万字
    5.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读书和考察及上世纪80年代重访美国时的观感笔记,包括《美国人的性格》《初访美国》《访美掠影》这三部分内容,书中以敏锐的触角分析了美国人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美国走向崛起中的作用。此外,作者还对比了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中国文化的不同,这种对东西方文明差异的深刻洞察,为我们中华文明的复兴提供了别样的思考。
    随笔17.2万字
    5.7万人气
  • 会员
    心有波涛面含春色,此为江湖。——郭德纲。“说起来谁都不信,我其实是一个好静不好动的人。”郭德纲在“郭论”系列的《捡史》中说,“最近下雨,我每天在家里坐着,读读书,看看戏,就觉得很快乐。”他喜欢读史,“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古人说‘鉴以往可以知未来’,就是这个意思。”《捡史》是百万畅销经典“郭论”系列的第二篇。郭德纲通过剖析历史人物,复盘一场场暗流汹涌的权力游戏,剖析君臣博弈法则,发掘出人性的精妙幽深之
    随笔20.8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但是不论你如何分类,都会把儒家与道家列为重点。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输于任何一个民族。今天,随着国势的上升,我们自然要大力弘扬国学,向世界推介国学。成为文化大国才是真正的强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一个人如果对本民族的文化都知之甚少,语焉不详,那岂不汗颜?《国学全知道》这部书,内容极其广泛,伦理道德,礼仪民俗、经史子集,
    随笔44.9万字
    5.5万人气
  • 会员
    《中国人的智慧》以易懂的语言,阐释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基本包含中国原典精髓。看完本书,中国智慧的精华也便算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
    随笔12.7万字
    5.5万人气
  • 会员
    《一碗茶的诗礼禅》从一碗中和纯粹的茶汤展开中国茶文化的叙事——中国文化宇宙生命观观照下的“味”中之“道”,既是生命情态的诗,也是人道世俗的礼,还是终极追问的禅,内涵中国传统文人的生命哲学、价值、情态、信仰。由此,一碗真色、真味、真香的茶汤,就成为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大集合,演绎的是中国文化关于“和”的情趣与理趣,于舌畔心头品啜的是中国人心领神会的“道”的妙味。
    随笔21.4万字
    5.4万人气
  • 会员
    拾遗明清历史、解读市井文化、大话经典名著……郭德纲以更独特的视角、更有温度的故事,解读中国人骨子里的“忠”与“义”。洞察人生,烛映世变,史学、文学、哲学一次到位。慢火烹茶,进退有度,体会中国式人性、人情、人心。老郭的智慧、热血和真性情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郭论》,带你领略更大的江湖。
    随笔21.2万字
    5.3万人气
  • 会员
    作者在日本留学、工作的31年中,有机会接触到上至首相、下至平民的立体的日本社会和各种阶层的日本人,发现日本人的做事方式与思维方式与外国人不太一样。这“不一样”,体现在时间观念、暧昧文化、伙伴意识、待客之道等诸多方面。而正因为这些不同,也使得不少人难以理解日本人做事的习惯与规矩。《日本人的性格》通过一个个故事来诠释日本人内敛、从众、忠诚、谨慎、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思维与行为准则的内涵,希望能够让读者朋友
    随笔15.8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人物的是是非非、分分合合一直令读者津津乐道。曾仕强教授根据其独创的“气球理论”,从三国故事中发现了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将三国故事的情节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相对应,从中会发现宇宙间的所有变化,都受一只看不见的手——规律左右。人类看得见的所有作为,其实都逃不开看不见的手的掌控,顺应规律会事半功倍,逆规律而行则会事倍功半。看不见的手也要和人心变化相配合。魏、蜀、吴俱已灭亡,但
    随笔18.4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选取了民国时期九个颇具代表性的名人爱情故事,以三男三女以及三对夫妻作为本书的主角,力求把故事讲得精彩透彻,而又删繁就简。“何事秋风悲画扇”部分的三个男主角分别是胡兰成、郁达夫、李叔同;“恨君不似江楼月”的三名女子为萧红、苏青和吕碧城,“那年花好月正圆”部分,选取了三对夫妻,分别是溥杰与嵯峨浩,徐悲鸿与蒋碧微,胡适与江冬秀。
    随笔14.9万字
    4.8万人气
  • 会员
    《郭论》系列第二季,共3册。《你要高雅》过去您要是听先生说书,一定注意,别起太早。过去说书先生没有一大早就去的,除非是天桥的“地下买卖”。一般都是下午或者晚上,下午那场是正式演出。当然也有比这早的,叫“说板凳头儿”,行话叫“早儿”。也有晚上演的,那个叫“灯碗儿”。顾名思义,过去电灯不普及,太晚了就点油灯碗儿。过去还有观众坐在台上听的!您比如说,有时候来了有身份的观众,台下坐着不合适,就在台上坐着!
    随笔21.1万字
    4.6万人气
  • 会员
    从2012年开始,比尔·波特开始了新的旅程——寻访36位他所钦佩的中国古代诗人故址。一路上,69岁的比尔沿着黄河、长江,寻访36位古代诗人的足迹。为此,他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出发,到济南(李清照),往西安(白居易),经成都(杜甫、贾岛),赴湖北(孟浩然)、湖南(屈原),并一路走到南方,陶醉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他带着“美国的酒”——用玉米酿制的波旁威士忌,向每一位
    随笔18.5万字
    4.6万人气
  • 会员
    没有真正的大智慧,再怎么迎卷而上,也卷不出你想要的生活!本书提炼南师90年修心经验,助你修炼从容强大内心,不再自我消耗!南怀瑾先生认为:十九世纪威胁人类的是肺病,二十世纪威胁人类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的一定会是精神疾病!物质文明虽进步,带来许多生活的方便,却并没有为人类带来幸福,只是带来更多心灵上的痛苦,这种痛苦又导致心理变态、精神分裂而至于现在已开始增加的精神疾病。
    随笔11.3万字
    4.6万人气
  • 会员
    《明太祖宝训》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语录集。全书按内容进行分类,共6卷,计51章,包含治国、理政、选才、任能、纳谏、武备、齐家、育子等诸多内容,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朱元璋,也对明初官方的主流思想有一个清晰认识。为了使读者对朱元璋有一个较为立体的了解和认识,附录部分全文收录了《明史·太祖本纪》,以了解一个草创皇帝的人生全貌,方便读者从中汲取古人智慧,服务当下,指导当下。
    随笔14.5万字
    4.6万人气
  • 会员
    作者志在“知日”。曾长年旅居日本,发愿做中日文化互相理解沟通之浮桥。工读之余,行走四岛,勤学多思,并时时调整角度和距离,对日本的山川风物,世相百态乃至一花一木取景描摹,书里书外往来出入。从琵琶湖畔最美的老书店,到书香社会的蔚然成风;从江户小渔村的华丽转身到浪漫时代的作家富豪榜;从邂逅黑泽明的“梦乡”到筑地鱼市的今夕沧桑……对日本文化这道风景线,作者既出入其中,给读者种种鲜活的知识和体验;又能出乎其
    随笔21.3万字
    4.5万人气
  • 会员
    孔子是儒家的开创者,是道德的楷模,对社会对政治有着非人的理想抱负。同时,他又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这样一个集诸多令人敬佩的品德和才能的人,是值得我们一再阅读和研究的。本书以散文式的写法,从道德修养、社会政治理想、教育思想、孔门人物品藻、生死天命观等方面,对孔子进行再认识,对孔子的作品、言论和思想进行再解读。用优美的文学语言,结合历史的笔触,细细品味这位伟大的中国古人的智慧与卓越。同时挖掘这些伟大
    随笔9.9万字
    4.4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