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作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的曾国藩,因为其在家庭教育、为人处世以及识人用人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因此其思想言论也被后世所学习。这是一本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19世纪中叶,是一部对后世影响深远、能充分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分别从修身、劝学、齐家、治国、为官、处世、养生七个方面进行解读,使读者轻松领略曾国藩的真知灼见。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所
    家教方法37.7万字
    12.5万人气
  • 会员
    有多少父母知道,你的孩子,为什么爱吃手?为什么总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他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他会再扔掉?他为什么总爱玩水,经常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为什么总是把桶呀瓢押往头上套?为什么总是往桌子下衣柜里钻?你忽略了,因而忘记帮助了,或者制止了他的活动,你却不知道破坏了他的什么?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
    家教方法16.3万字
    10.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围绕“引导式沟通”这个中心点,从构建同理心、沟通的法则、赞美与批评的方法、要以激发孩子内驱力为基础、塑造孩子的可贵品格、父母的自我修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父母及孩子在沟通中的不同心理状态,并给出了非常实用而有效的教养策略,从而帮助父母远离暴力语言,构建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
    家教方法6.5万字
    10.1万人气
  • 作者把刚出生的小婴儿比喻成魔法师,他们就像拥有魔法一样驱使着父母去满足他们的一切需要。童年早期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本书将每个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每部分先用一两章介绍孩子的人格发展状况,接着再探讨养育孩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婴幼儿出现的大量问题都发生在向新发展阶段过渡的关键期,并没有哪种育儿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只有针对某个孩子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的育儿方法。如果父母发现自己在管教某
    家教方法17万字
    8.7万人气
  • 会员
    一本书看懂“中国特色”家庭教育的所有问题,叛逆、厌学、早熟、二胎、坏朋友、性教育……所有问题,都有答案!超级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突破之作。从22万个案例中,提炼出98个典型家庭教育问题。673万妈妈亲身实践,管用!所有的妈妈,都能在本书中找到自己孩子对应的问题,并获得可以“拿来就用”的解决方案。看完目录懂一半!看完本书,所有问题,都有答案,堪称家庭教育问题的“百科全书”。
    家教方法21.9万字
    8.7万人气
  • 会员
    给孩子一个没有伤害和叛逆的成长环境,胜过千万次说教。把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因为被温暖、掌声和爱包裹的孩子才无畏、无惧。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好孩子,是父母们最大的问题。要想做好亲子教育,父母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还要采取严格有效的教育方式。本书结合现代教育中较为先进的教子理念,列举出了100种正面管教孩子的有效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说教、批评、打骂、娇惯、溺爱等种种不当的教育方式。
    家教方法18.1万字
    8.6万人气
  • 会员
    樊登不仅是40,000,000会员的领读人,还是参与、陪伴和享受孩子成长的父亲。面对东西方多样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家长们无所适从。樊登去芜存菁,将个人认同并验证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写入《读懂孩子的心》。帮助迷茫中的父母解决了各种棘手难题:孩子抵触写作业、叛逆期、性格内向、缺乏社会能力等等。继《读懂孩子的心》后,父母们渴望找到家庭教育的底层逻辑:什么样的教育应该发生在孩子出现问题之前?什么样的原则应该渗透
    家教方法9.4万字
    8.3万人气
  • 会员
    给儿子在学识、品格、仪表、交际、事业、生活等方面提出了极其宝贵的人生忠告。这一作品能带给你启迪、激励、奇迹,还有你可以拥有的真实而华美的世界。倾听巨人的声音,与他的信仰、思想、见识、方法、感悟、忠告为友,感受他的深刻,体味他别样的爱。
    家教方法8.2万字
    7.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还涵盖了控制感背后深厚的科学背景。关于控制感,已有很多举足轻重的研究得以在动物活体(例如大鼠和狗)上完成,其结论并不限于任何特定的种族或文化。对大鼠的生理学研究表明,控制感对大脑本身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因为能够控制好压力情境的经验,可以有效增强前额皮质的功能性,还能降低压力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主动塑造大脑,保护它免受压力的负面影响。与此相应,神经科学领域的其他研究也已经表明,低水平的控制感,会让
    家教方法21.8万字
    7.9万人气
  • 会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发育和生理成长发育同等重要;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问题,学龄期的孩子更是步入了竞争的行列,他们需要有独立的心理、思维、行为,这时家长要做的是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表扬、肯定他;当他们失落时,家长要鼓励、支持他,而不是一味地保护或漫骂。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只要我们肯多花点时间,多用点心思,多点沟通,多点理解,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家教方法15.2万字
    7.7万人气
  •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增订版)是一部关注家庭教育,关注青少年成长的书。此次增订版增加了更多与时俱进的真实案例,以更深刻的视角剖析了青春期的一系列问题。作者是一位从教近30年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家长。她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解答家长们的困惑,帮助孩子化解了“更年期”家长与“青春期”孩子之间的矛盾,为孩子与家长的沟通、理解架起了一座“心”的桥梁。
    家教方法11万字
    7.6万人气
  • 会员
    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教育好孩子只有一个关键,就是去赢得孩子的心。当你赢得孩子的心,那么,你的话就可以“一句顶一万句”。所以,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叛逆、挫折、学习、交往、生活,如何说话谈心就是父母最迫切需要学习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所以,无论是赞赏或激励孩子,还是批评和拒绝孩子,爸爸妈妈都得让说的每一句话进入到孩子的心灵深处,让这些话成为孩子自己的思想,乃至
    家教方法11.6万字
    7.4万人气
  • 会员
    正如身体的健康需要物质营养,孩子心灵的成长与心理力量的强大必须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给足孩子恰当的心理营养,也就给了他一生幸福的底层代码。
    家教方法12.9万字
    7.3万人气
  • 会员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刚生下来是充满勃勃生机。可是,不当的教育,就像一个不熟练的园丁,将这课小树修剪得乱七八糟,从而使他失去了原有的活力。既然如此,为何不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按照他的成长规律,将其培养成才呢?孩子有着探索世界、发展各种能力的本能,所以无需我们的干预,他们本身就具有成长的冲动。在孩子自由发展的时候,我们只需给他提供良好的环境、一定的帮助和引导,就能使他的能力均衡地发展。因此,与其赋予孩子
    家教方法20.3万字
    7.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广大父母打造了一把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让父母们去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从而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使孩子心甘情愿地与父母配合。以真诚的态度倾听,孩子才肯吐露心声,设身处地地体谅孩子,孩子才会体谅你的良苦用心,如此良好的亲子沟通方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家教方法16.6万字
    6.8万人气
  • 会员
    读书,是一件苦差事。大多数孩子都在抱怨,读书苦、读书累,甚至常常感到迷茫。其实,孩子有这种想法,大都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读书,或者说认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在这种状态下,孩子产生厌学、叛逆的行为,从而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不已。《孩子,你在为谁读书》针对孩子的读书问题阐述了科学的观点,告诉孩子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为你自己读书!孩子在学习上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成就明天的辉煌。《孩子,你在为谁读书》旨
    家教方法7.5万字
    6.8万人气
  • 会员
    同名电视剧在Netflix全球同步播出,被誉为亚洲版“黑镜”,引发广泛热议,获第54届金钟奖5项大奖,豆瓣万人评分8.4。原著出版后引发巨大争议,数月雄踞博客来总榜No.1。无数读者在读这本书时看到了自己。一位家庭教师长达八年的观察,九个震撼人心的真实家庭故事。这世间最大的伤害,打的旗号叫“为你好”。有人坚信女儿患有多动症,直到她真的患上多动症;有人偷偷希冀着,父亲向她走过来,对她说一句,好女儿,
    家教方法12.1万字
    6.8万人气
  • 会员
    挑战传统教养观念!向奖励与惩罚说NO!美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科恩经典力作。儿童教育专家小巫、孙云晓,《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联合推荐!家长一定要看的亲子教养书!
    家教方法13.8万字
    6.8万人气
  • 会员
    中国的家长总是最苦情的家长,不怕累,不怕苦,半辈子都在为孩子操心。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教孩子,要抓关键点。3岁左右是多方面能力(感知觉、记忆、思维、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懂得了这一点,父母们教孩子就不用那么累了。本书将3岁关键期的幼儿发展进行了详细而通俗的讲述,告诉家长如何在让孩子在3岁的时候长对了,那么以后就一劳永逸了。
    家教方法15.5万字
    6.7万人气
  • 会员
    小学六年,决定和影响了人生后面的六十年。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教育最坏的示范就是给一个孩子的成长设限,不要随意在孩子生命的白纸上写下我们的规定。放低期许,放慢脚步,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吸铁石”,增进沟通的“家庭邮箱”,培养契约意识的“家庭守则”,妈妈“随意”散放的书刊,爸爸“刻意”设计的欢迎回家仪式……“陪伴教育”专家刘称莲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以及
    家教方法12.4万字
    6.6万人气